生態修復的背景
礦山為國民經濟發展貢獻了大量資源,也在開采中給大地留下了道道“傷疤”。地貌景觀遭破壞,大量土地被壓占,地下水層遭侵蝕,地面塌陷、地裂縫、滑坡、崩塌等伴生災害,隨時可能威脅群眾的財產和生命安全。
為大地“療傷”,已成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根據全國第二次土地侵蝕遙感調查,我國水土流失面積為 356 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 174 萬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土壤總量達50 億噸,全國 113,108 座礦山中,采空區面積約為 134.9 萬公頃,采礦活動占用或破壞的土地面積 238.3 萬公頃,植被破壞嚴重。
生態環境惡化對人類不良影響的表現越來越明顯,加大生態修復投入以保護越來越脆弱的生態環境已刻不容緩。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并改善生態環境,我國政府提出了 2020 年全國森林覆蓋率20%提高到 23%, 2050 年森林覆蓋率達到并穩定在 26%以上的目標。有關部門已開始重點投入礦山生態修復和沙漠化治理等方面的國土整治工作。
生態修復已成為一個新興的發展領域。
2014年4月,我國明確了新的長江流域發展戰略:要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而是不搞破壞性開發,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2019年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已經全面展開,各省市全力部署,積極響應生態文明新時代下的生態修復工作。
當前,生態文明新時代下的國土空間綜合整治已上升為國家層面的戰略部署,全面推進國土綜合整治,加快修復國土功能,提高國土開發利用質量和效益,已成為統籌推進現代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的關鍵要點。
今年,我省把保障長江沿岸生態安全放在首位,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抓好湖北長江干支流兩岸10公里范圍內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突出生態功能,進行系統性、整體性修復。
相關部門大力呼吁加快生態修復,為長江多留綠、多留白,多留“遺產”、少留“遺憾”。
為應付無人機、衛星檢查,礦山刷綠漆、礦山掛綠網等各種荒誕的處理方法被問責!我國目前礦山生態修復情況情勢嚴峻,進行礦山生態修復已經刻不容緩。
在礦山地質環境修復中,高陡邊坡的治理一直是一項難度較大的課題,因為其不僅立面高、坡度陡,而且灰巖類巖壁很少能有讓植被生長的土壤,甚至連附著土壤的空間都沒有。
在過去的治理中,我們通常采用生態修復1.0工藝、生態修復2.0工藝、生態修復3.0工藝。
生態修復1.0時代(功能性硬質邊坡防護)
生態修復2.0時代(植生袋植草工藝生態修復)
生態修復3.0時代(TBS客土噴播工藝生態修復)
生態修復1.0時代
1.1、功能性硬質邊坡防護
為穩定泥土自然坡面而設置的墻。旨在為抵抗除風壓以外的側向壓力,防止坡體滑坡。
優勢:
施工簡單、造價低廉。
不足:
只有單純的防護功能,缺少生態修復功能,達不到復綠效果,不夠生態美觀。且功能性硬質邊坡易在自然界及人力作用下遭到損壞,導致坍塌,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
工程案例
三峽翻壩高速公路《山水長卷》
襄荊高速公路《風》
襄荊高速公路《魚米之鄉》
襄荊高速公路《舞》
生態修復2.0時代
2.1、人工種草護坡
是通過人工在邊坡坡面簡單播撒草種、人工在邊坡面鋪設天然草皮、人工鋪設植生毯等傳統邊坡植物防護措施。多用于邊坡高度不高、坡度較緩且適宜草類生長的土質路塹和路堤邊坡防護工程。
優勢:
施工簡單、造價低廉。
不足:
容易被沖刷,前期養護管理困難,植被成活率低等原因,往往達不到滿意的邊坡防護效果,而造成坡面沖溝,表土流失等邊坡病害,導致大量的邊坡病害整治、修復工程,使得該技術近年應用較少。
2.2、植生袋護坡
植生袋護坡是利用人造土工布料制成生態袋,植物在裝有土的生態袋中生長,以此來進行護坡和修復環境的一種護坡技術。
優勢:
透水、透氣、施工快捷。
不足:
袋子易風化,易被沖刷,保水保土性能差,使用年限較短。
生態修復3.0時代
3.1、TBS客土掛網噴播
是將保水劑、粘合劑、抗蒸騰劑、團粒劑、植物纖維、泥炭土、腐殖土、緩釋復合肥等一類材料制成客土,經過專用機械攪拌后吹附到坡面上,形成一定厚度的客土層,然后將選好的種子同木纖維、粘合劑、保水劑、復合肥、緩釋營養液經過噴薄機攪拌后噴附到坡面客土層中。
優勢:
可以根據地質和氣候條件進行基質和種子配方,從而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客土與坡面的結合牢固,土層的透氣性和肥力好,抗旱性較好。機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施工簡單,工期短。植被防護效果好,基本不需要養護就可維持植物的正常生長。該法適用于坡度較小的巖基坡面、風化巖及硬質土砂地,道路邊坡,礦山,庫區以及貧瘠土地。
不足:
要求邊坡穩定、坡面沖刷輕微,邊坡坡度極大的地方,已經長期浸水地區均不適合。
3.2、TBS液壓客土掛網噴播
是國外近十多年新開發的一項邊坡植物防護措施,是將草籽、肥料、粘著劑、紙漿、土壤改良劑、色素等按一定比例在混合箱內配水攪勻,通過機械加壓噴射到邊坡坡面而完成植草施工的。施工步驟:清坡—掛網—配植—養護。
優勢:
施工簡單、速度快。施工質量高,草籽噴播均勻發芽快、整齊一致;防護效果好,正常情況下,噴播一個月后坡面植物覆蓋率可達70%以上,二個月后形成防護、綠化功能。適用性廣。目前,國內液壓噴播植草護坡在公路、鐵路、城市建設等部門邊坡防護與綠化工程中使用較多。
不足:
由于草籽播撒不均勻,草籽易被雨水沖走,要求坡度傾斜度良好。
工程案例
杭瑞高速公路陽新段TBS綠化
神農架武神公路TBS綠化
生態修復4.0時代
4.1、木纖維噴播復綠工藝(SPF)
木纖維是一種新型噴播基材,在生態修復復綠工程施工時,只需要把粘合劑、保水劑、花/草種、植物營養劑、肥料、益生菌劑,和木纖維一并放入噴播車,均勻攪拌混合,用高壓噴播槍直接噴在任何環境的施工面上,復綠即一次成型,無任何后期修復或返工的麻煩。
木纖維,通過自己特有的保水性、保溫性、透氣性、附著力,最大程度上做到防鳥、防寒、防旱、 防雨水沖刷,為植物提供從萌芽到成活的最佳生長環境。噴播的草種,一般在3、4天發芽,一周漸綠,15 天基本長成。
木纖維,噴播后一周內開始逐步自行降解轉化為有機肥,植物后期的生長的需要的有機肥基本上 由木纖維降解轉化提供,180天,木纖維降解完畢。
工程案例
案例一
祁連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天祝縣狼排溝石灰石尾礦無土綠植實驗項目
地理條件:海拔 3200M ;降雨量700mm
地質狀況:石灰石巖尾礦裸露帶,礦渣碎石堆積的道路邊坡。
操作內容:以木纖維為主體的無客土噴播。
人工對石灰石礦尾礦坡面的微處理和覆土
進行掛網工作
木纖維噴播
噴播后的護理
生長效果
案例二
廈門某鹽堿沙地修復項目
案例三
噴播后3天
噴播后7天
噴播后13天
案例四
華東一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同一角度前后對比。
案例五
中國五百強福建某集團公司礦山修復工程,使用木纖維噴播陡峭山體。
案例六
華東一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使用木纖維噴播復綠工藝。